你好,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!

热点专题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> 热点专题

锦河农场:亩产445.2斤!创第六积温带大豆产量历史新高

更新时间:2025-10-09 10:18:52点击次数:214次

金秋时节的北大荒,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,在喜获丰收的同时捷报频传。9月30日,北大荒集团锦河农场第四管理区19作业点规模化经营221亩的“龙垦307”大豆以445.2斤的最高亩产创历史新高,为高寒区大豆大面积提产增效提供了“锦河方案”。

在第四个管理区大豆收获现场,随着收割机来回穿梭,饱满的豆荚变成金灿灿的豆粒。由规模家庭农场场长、管理区管理人员组成的测产组深入田间地头,按照规范流程开展实收测算,仔细测量面积、收货斤数、称重计量,并详实记录各项数据,确保结果科学准确。

“今年雨水大,本来还担心收成,经过测算,比预期高出一大截!这样去了成本,每亩净收入572.5元左右,还是统管好呀!”看着测算得出的数据,19作业点的规模家庭农场场长赵志刚露出了惊讶之色,连连叫好。

经过实际称重,这块大豆平均亩产达445.2斤,按保底价格每市斤1.9元计算,不算各项惠农补贴每亩可卖845.88元。在以往第六积温带大豆平均亩产260斤左右的产量下,今年这个管理区多个已收获地块大豆亩产突破400斤,实现了第六积温带大豆单产大面积提升。

好产量和好效益离不开好的种植模式。在今年的种植过程中,锦河农场坚持增科技、上标准、强管理,良田、良种、良法、良机、良制融合配套,大面积推广新技术新模式集成应用,全面提升大豆产量和品质。

“我们通过前期考察,选择适宜第六积温带的龙垦307、嫩奥4等抗逆性强的品种。不仅如此,我们还在耕地质量提升、农艺技术集成以及农机、农艺融合等农业关键技术上进行实验和探索,对大豆种子进行钼酸铵处理,促进大豆根瘤的生产发育,增强固氮能力;生育期喷施稀土钙,增加大豆的有效分枝、株粒数和百粒重;生长后期使用满荚宝促早熟,全方位、多层面提升了农业种植水平,进一步挖掘大豆单产提升潜力。”锦河农场主管农业的副总经理付志介绍道。

下一步,锦河农场将继续落实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以稳粮增收为核心,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,充分发挥大型机械设备和现代农艺技术的积极作用,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,加速推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,为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奠定坚实基础。(通讯员:王洪玲金昌明)

扫一扫,有惊喜哟

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 黑ICP备2025036316号-1号 技术支持:巨耀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