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!

行业要闻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> 行业要闻

产区恐慌引发销区观望 大豆市场心态还需调整

更新时间:2023-10-12 15:04:36点击次数:261次
国庆长假期间,本该是南北产区大豆集中收获期,但持续阴雨天气不仅阻断了收割进程,而且给关内部分区域待收大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劣变。东北产区豆农借降雨间隙抢收的豆源大多水分偏高,贸易商为规避风险,收购价格乱象迭出;关内各地如出一辙,区域间市场报价差异较大,产区收购主体恐慌引发销区经营主体加剧观望,这种非理性心态有待调整。
苏、鲁、豫、皖豆区间歇性降雨持续时间较长,收获期推后,加上部分产区待收大豆出现劣变,终端市场超前观望以致库存亏空,而河南、安徽部分主体再度折返湖北豆区,有的向市场发货,有的散仓调运至河南、安徽。此现象使连续降雨的湖北豆区持豆主体情绪得到提振,各区域晚熟类“杂豆”价格迅速上涨,但苏、鲁、豫、皖天气陆续转晴,本周各地将进入收获高峰,鄂豆“昙花一现”的行情将终结,取而代之的是苏、鲁、豫、皖偏低的价格优势或被终端倾向性选择。
苏鲁豫皖收获推迟
持续降雨豆质劣变
国庆长假前,苏、鲁、豫、皖大豆产区间歇性降雨一直持续到上周末,各地部分早熟待收大豆在棵上已出现劣变,豆农借降雨间隙抢收的豆源,由于缺少晾晒环境,只得卖给有烘干设备的收购网点,其价格低至令豆农寒心。这种现象在河南驻马店、漯河、许昌、周口地区的早熟豆中表现较重,外围产区虽有小面积劣变,其观感有所下降,但依然能作商品豆使用,这类豆源价格会对优等级豆源形成拖累。调查显示,劣变豆占比约25%,而75%的优等级豆是在面积略增和单产、总产增加近20%的年份中体现,对总体行情影响不明显。
上周末,关内各豆区天气逐渐转晴,常言说“秋后北风晴,豆子如响铃。”土壤水分虽大,但棵上的豆子干得较快,将全面开始集中收获,本周后期大部分区域将进入收割尾声。豆源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上市,各地收购压力的体现会使其价格进一步下调,但随着秋种工作展开,大豆水分达到安全值后,豆农面对低廉的价格会表现出惜售情绪。
河南驻马店、漯河等地高水分豆收购价曾一度低至2900~3600元/吨,这类大豆收购已告一段落;优等级豆陆续进入收购网点,毛粮收购价5200~5400元/吨,装车报价5500~5600元/吨。
安徽阜阳太和、亳州市涡阳、利辛毛粮收购价5400~5500元/吨,净粮装车价5600~5700元/吨;淮北刘桥、铁佛毛粮收购价5500~5600元/吨,净粮装车报价5700~5800元/吨;宿州市埇桥、灵璧、泗县和蚌埠市五河毛粮收购价5400~5500元/吨,装车报价5700~5760元/吨。
山东济宁鱼台、金乡毛粮收购价5400~5500元/吨,净粮装车报价5660~5800元/吨;菏泽、梁山毛粮收购价5500~5640元/吨,装车报价5800~5900元/吨。
江苏南通、盐城、淮安等地“大乳白”“翠扇”毛粮收购价5800~5900元/吨,净粮装车价6400~6500元/吨,而“杂花豆”连同北部的徐州市辖区和连云港周边的邳州、灌云等地毛粮收购价5500~5600元/吨,净粮主流装车报价5700~5860元/吨。
从各地新上市的豆质观察,除待收早熟豆经持续降雨后出现观感下降和不同程度劣变外,约75%的总量仍达到优等级商品粮标准。由于各地新品种更换占比较大,生育期略长,避开了成熟期的降雨影响,同时,这类品种单产结构总体较好,增产幅度在20%以上,加上面积扩增,优等级商品豆可供市场的比例与去年相当,劣等豆有其他主体转化。在短暂的收购压力下,产区各地大豆价格虽然仍有下行可能,但已不明显。
关内各地大豆因降雨阻碍上市时间,国庆长假期间,湖北也持续降雨,收购曾一度中断,河南、安徽的收购商重返湖北产区,激励了石首、公安、监利、江陵、天门等地收购主体对“中黄”类晚豆的看涨情绪,净粮主流装车价由6000~6100元/吨涨至6100~6160元/吨后,入市主体迅速撤离,“昙花一现”的行情终结。湖北大豆现行价格基本趋稳,但流通将大幅减少。苏、鲁、豫、皖同类豆源虽有价格优势,但没有经历“后熟期”,生产豆制品效益短期内仍难与湖北豆相提并论。
东北集中收获展开
收购价格低于预期
持续的不利天气,使得东北大豆收获期推迟,降雨间隙收获上市的豆源,总体质量均衡,唯一不足的是水分偏大,终端市场的观望加剧,导致各地收购主体过度谨慎并出现恐慌,收购价格明显低于预期。上周末天气转好,集中收获已体现,收购主体也已注意到现行价格的低位,入市收购情绪较好。目前收购价已接近种植成本的边缘,豆农对干度较好的豆源有惜售现象,大的租地户期待国家收储启动和方向性指引。

国庆期间,位于讷河市的象屿农产有限公司启动新豆收购,不同蛋白含量的大豆收购价分别为:蛋白含量大于或等于40%的5100元/吨,大于或等于39.5%的入库价5060元/吨,大于或等于38.5%的则为4960元/吨,但对水分要求为13%以下。由于天气原因,水分不达标粮居多,加上收购量较少,对行情缺乏参考和引领效应。
各区域贸易商对接近14%水分的豆源收购价格均较低,大多在4460~4600元/吨之间。受其影响,贸易主体为规避风险,将水分13%以下且蛋白含量在39.5%以上的豆源收购价调整至4700~4800元/吨,区域间向销区装车报价有明显差价,同类豆质价差在100~200元/吨,蛋白含量40%以上的商品塔粮装车价5000~5200元/吨,但终端接受度依然较弱。本周大豆集中上市,质量达标粮日益增量,收购主体增仓意愿浓厚,但豆农惜售情绪或陆续表现。
10月7日,黑龙江逊克县兵团四分场启动新豆收购,虽对蛋白含量没有要求,但收购价仅4640元/吨。同日,讷河市粮食集团也启动油豆收购,要求为蛋白含量大于或等于37%、水分小于或等于13%的达标粮源,入库价为4720元/吨。这类企业的收购价格对区域内商品级大豆有一定参考作用。
从辽、吉、黑和内蒙古今年的大豆产情观察,单产略降,但优良率总体较好,蛋白、油脂含量均较高。本周天气条件优良,待收大豆自然水分明显下降,集中上市期国储没有收购迹象,产区缺乏价格指引,收购主体感觉现行价格没有风险,增仓意向明显。
销区主体观望较重
建议适时适度增仓
当前,淮河以北昼夜温差明显拉大,豆制品需求好转偏慢,各地蔬菜供应充足,肉、蛋、禽价格始终不见好转,居民和各类食堂选择空间较大。餐饮业消费下降,豆制品欲大幅增量仍需要一定时间。
由于南北产区的大豆行情均明显低于上年度,销区经营主体在加工转化偏慢的过程中,入市的豆源存在风险,均不愿增加库存。南北产区集中上市的时差收窄,收购压力和价格低谷均在近期体现,这种情形是多年少有的现象。此阶段流通节奏偏慢,使得各产区收购主体难以承压,适度下调收购价格或难以避免,但幅度不会明显。
提醒大型豆制品加工企业和销区经营主体:由于南北产区压力集中体现在同一时间段,关内豆区经历本周全面抢收,将完成85%以上的收割面积,收购压力将快速体现,豆农在惜售过程中转入秋种,将使得压力来的快,缓解的也快;东北产区此时的价格已经进入种植成本下限,一旦国储启动收购,行情将会受到支撑。因此,本周起至10月20日是需求端最佳入市时间,可适时选择达标粮质,根据自身的资金和仓容,以及对南北豆源的常年需求规律适度增仓。

扫一扫,有惊喜哟

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 黑ICP备17001807号 技术支持:巨耀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