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三,芝加哥期货交易所(CBOT)大豆期货收盘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,基准期约收低1.3%,跌破了10美元大关,主要受到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利好和出口需求疲软的拖累。
截至收盘,大豆期货下跌11.25美分到14美分不等,其中8月期约下跌14美分,报收967.75美分/蒲式耳;9月期约下跌13.75美分,报收975.75美分/蒲式耳;11月期约下跌13.75美分,报收995.75美分/蒲式耳。
成交最活跃的1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995.25美分到1012.25美分。
气象预报公司Vaisala预计,中西部地区的气温将会下降,并出现周期性降雨,这增强了人们对美国大豆和玉米丰收的预期。过去一周的降雨已经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状况。
美国农业部在每日气象预报中表示,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农作物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灌溉条件。
11月合约盘中跌至9.9575美元,这是4月9日以来的最低价。
由于美国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与最大进口国中国的贸易争端,美国出口需求面临压力,而这正值今年美国大豆预期大丰收。周二,中美官员同意寻求延长为期90天的关税休战期。
美国农业部将在周四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。分析师们预计截至2025年7月24日的一周, 2024/25年度净销售量估计为10万吨到30万吨,2025/26年度销售量估计为10万到60万吨。作为对比,上周的报告显示,美国2024/25年度大豆净销量为160,900吨;2025/26年度销售量为238,800吨。
咨询机构Datagro预计巴西2025/26年度大豆产量为1.829亿吨,高于其对2024/25年度的产量预期1.735亿吨。另外一家机构Safras & Mercado公司预计2025/26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1.7987亿吨。
周三,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132,584手,上个交易日为120,410手。空盘量为449,949手,上个交易日为444,410手。